一、大赛主题
扬创业之帆 启梦想之门
二、组织机构
主办单位:厦门市教育局
承办单位:厦门市大学生创业促进会
协办单位:厦门北站枢纽中心管理有限公司
厦门亿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
大赛成立组委会,组委会下设办公室,办公室设在厦门市教育局,负责大赛决策、指导和监督;办公室下设秘书处,秘书处设在厦门市大学生创业促进会,具体负责大赛组织实施。
三、参赛对象
大赛分设计划组、实战组。
1.计划组参赛选手为有完整的创业方案,但尚未投入正式运营的在厦高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。
2.实战组参赛选手为已经注册公司,项目已在执行的在厦高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。
四、参赛要求
(一)参赛者以创业团队形式参加,参加赛事答辩环节的必须为团队核心成员,且人数不超过4人;每个参赛团队的指导教师不超过2名。
(二)参赛团队的参赛项目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应法律法规,并有完整具体的创业计划书。创业计划书要着眼相应的市场、竞争、营销、运作、管理、财务等特点,描述团队的创业机会及项目发展前景。
(三)参赛团队核心成员必须对其参赛项目拥有合法的知识产权或使用权(授权)。若在参赛过程中发现参赛项目知识产权不明晰或弄虚作假的,将暂停项目团队参赛资格,是否恢复其参赛资格,由大赛组委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。若在赛后发现参赛项目知识产权不明晰或弄虚作假的,将取消其获奖资格并收回奖金,是否取消其获奖资格及收回奖金,由大赛组委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。
五、赛制流程
(一)报名事宜
1.报名时间:2017年11月15日至2017年12月10日
2.报名方式:网上报名(报各入口www.scjfu.com)
(二)赛程安排
1.启动仪式:2017年11月15日
2.报名时间:2017年11月15日~2017年12月10日
3.初赛时间:2017年12月11日~2017年12月20日
评审组从所有报名项目中评选出60个项目(计划组30个、实战组30个)进入复赛,初赛时参赛团队不需要到现场。
4.复赛时间:2017年12月21日~2017年12月25日
复赛将初赛评选出的60个项目分为12组,每组5个项目进行现场评比,评选出各组前2个项目共24个项目(计划组12个、实战组12个)进入决赛,未进入决赛的36个项目获优秀奖。
5.决赛时间:2017年12月26日~2017年12月28日
计划组12个项目,实战组12个项目,进行现场评比,按项目所在组别的最终综合成绩从高到底进行排序,分别选出一等奖各2名,二等奖各4名,三等奖各6名。
6.颁奖典礼:2017年12月29日
7.项目落地:赛事结束后,相关单位组织优秀项目转化落地事宜。
8.大赛赛事各环节评审结果将在主办单位、承办单位等网站公布。
六、奖项设置
1.实战组
一等奖:奖金人民币8000元(2名)
二等奖:奖金人民币5000元(4名)
三等奖:奖金人民币3000元(6名)
优秀奖:奖金人民币2000元(18名)
2.计划组
一等奖:奖金人民币5000元(2名)
二等奖:奖金人民币3000元(4名)
三等奖:奖金人民币2000元(6名)
优秀奖:奖金人民币1000元(18名)
3.金牌创业导师(若干名):颁发荣誉奖状
六、联系方式
咨询电话:18506921791(骆少东)
咨询QQ:404839278
邮箱:404839278@qq.com
地址:厦门市集美区厦门北站南广场268号
监督电话:0592-2021350(市教育局高教与职教处)
附件
2017年厦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
本次大赛成立组委会,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厦门市教育局,负责大赛决策、指导和监督;办公室下设秘书处,秘书处设在厦门市大学生创业促进会,秘书处下设会务组、赛事组、宣传组、技术组、评审组,具体负责大赛组织实施。大赛组委会组成人员如下:
主 任:厦门市委教育工委委员、市教育局巡视员 任勇
副主任:厦门市教育局高教与职教处副处长 陈哲新
厦门大学校团委书记 陈怀锋
集美大学学生处副处长、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
张井文
厦门市大学生创业促进会会长 林志鹏
委 员:厦门市教育局高教与职教处副主任科员 苏志
厦门理工学院教务处副处长 苏凯新
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 郑海波
厦门南洋学院学工处处长 李振杰
厦门港务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丁芸生
厦门北站枢纽中心管理有限公司 阮坚鸣
厦门亿兆投资集团董事长 洪生侨
秘书处:厦门市大学生创业促进会秘书长 许家发
厦门市大学生创业促进会 骆少东